題目:〈教會分殖〉
經文:馬太福音12章9~21節
聖詩:480首(客語325首)、218首(客語123首)
頌榮:512首(客語342首)
啟應文:36篇
前言:現在教會主日聚會人數約60人,在人數少時提到「教會分殖」,就像是空想、妄想、胡思亂想一般,不切實際;然而,耶穌在諸城中來來去去,不外乎是幫助更多的人,讓上帝的公理得勝。
一、 進入會堂:
1. 耶穌進入會堂:
根據猶太教律法,成年男人一天必須由10人以上聚集在一起祈禱三次,猶太教堂最早就是為了讓猶太人能聚集在一起祈禱而設立的;除此之外,會堂也是為了讓眾人能研究猶太教的經典。所以,一般的會堂由一個主要的祈禱房間和另外幾個比較小的研究和學習猶太教的經典《希伯來經》的房間組成。簡單的說:「會堂是猶太人聚會的場所」,就像是現在的教會。
前年我參加台、日、韓三國聯誼,到韓國光洲第一長老教會參訪時,牧師介紹教會的祈禱室:「韓國的教會很注重祈禱,所以大部分的教會建堂時最先考慮的就是祈禱室。」可見得韓國教會的設計,比較接近聖經中所說的會堂。
聖經四福音書中多次提到耶穌進入會堂:
「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裡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馬太福音4章23節)
「於是在加利利全地,進了會堂,傳道,趕鬼。」(馬可福音1章39節)
「於是耶穌在加利利的各會堂傳道。」(路加福音4章44節)
「這些話是耶穌在迦百農會堂裡教訓人說的。」(約翰福音6章59節)
耶穌進入會堂的原因有幾種:傳道、醫病、趕鬼。
今天的經文提到「耶穌離開那地方,進了一個會堂」,為什麼耶穌會離開那個地方呢?因為耶穌和門徒在安息日經過麥田時,門徒拿起麥穗來吃,正巧被法利賽人看到,法利賽人就對耶穌說:「看哪,你的門徒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了!」對於這個指控,耶穌用大衛逃難時也吃了只有祭司才可以吃的陳設餅,用來解釋門徒所做的並不是沒有前例可遵循的,況且上帝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雖然耶穌對於這件事情有所解釋,耶穌還是離開了那個被懷疑、不被接受的地方。
耶穌來到許多猶太人一起祈禱的會堂,這個地方的人可能有聽過耶穌對於安息日的解釋,所以會堂裡的人拿有關安息日的問題,問耶穌說:「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耶穌用羊掉在坑理,我們尚且會把羊拉出來的說法,表明:「人比羊何等貴重呢!所以,在安息日做善事(醫治人)是可以的。」當然,耶穌不是說說就算了,耶穌就在當日安息日時醫治了手枯乾的人。耶穌進入會堂中,就將上帝的大能帶入會堂中,當有人不了解安息日真正用意時,耶穌也教導他們,甚至做給他們看。
2. 病人進入會堂:
除了耶穌會進入會堂之外,有病的人也會進入會堂,希望在會堂可以得到醫治。今天的經文是有一個手枯乾的人進到教會中,結果他來的不是時候,他不應該在安息日來;因為就法利賽人對安息日的了解,在安息日是不能醫治疾病的,所以在安息日來教會的人,基本上應該沒有希望自己的病能好;由此可推測,這個手枯乾的人,他來教會的目的很可能不是為了手能得到醫治,而是要聽上帝的聲音,耶穌在一般人所不接受的時間(安息日)說:「伸出手來!」手枯乾的人一聽到就馬上把手伸出來,因著他願意將手伸出來,因著他的信心,他的手就復原、得到醫治。
「伸出手來!」以今天的話解釋,就是將自己的問題告訴上帝;當上帝要醫治我們時、當上帝要看我們的傷痛處時,我們是否願意「伸出手來!」給上帝看。親愛的弟兄姊妹,我知道來到教會的人,不是只有生病想得醫治的人,有許多人來教會是希望得著真理,希望能知道生命的意義,希望可以得著盼望;即便如此,當我們有需要上帝幫助時,我們還是可以謙卑下來,請求上帝的幫助。換個角度說:當弟兄姐妹看到我們的困難想為我們祈禱時,我們是否願意「伸出手來!」呢?聖經告訴我們:「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和那隻手一樣。」這就是上帝的恩典,上帝不要求我們付出甚麼大代價,不用我們去採天山雪蓮,上帝就會白白的賞賜給我們。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和旁邊前後的弟兄姐妹說:「我要向上帝伸出手」。相信當我們伸出手時,就如詩篇所說的,上帝會用笑臉幫助我們(詩篇42篇5節)。
3. 有人進入會堂:
耶穌進入會堂是為了傳道、醫病、趕鬼,為了教訓人、幫助人;有些人進入會堂是為了得著幫助、病得著醫治;法利賽人進入教會,卻是想看看耶穌是否做錯了甚麼事,也就是有些人進入會堂,是為了找教會的麻煩。
每個人因著不同的理由走進教會,因著不同的理由相信基督;當然也有人因著不同的理由走出會堂,因著不同的理由不相信基督。
每個人對於事情的看法不同,有些人喜歡當男女主角,有些人喜歡當男女配角,有些人永遠只想當路人甲、乙,只想當個事不關己的旁觀者;有些人喜歡演正派的角色,有些人喜歡演反派的角色。
當我們面對觀念、想法、理念和我們不同時,我們不一定要反對,不一定要據理力爭;我們可以學習耶穌和法利賽人,先暫時離開現場、先走出去。
二、 走出會堂:
1. 法利賽人走出會堂:
法利賽人看到耶穌的想法和他們不同,他們心中就非常的不高興,於是他們離開會堂。當人們離開了禱告的會堂,就開始學習用自己的理智,用自己認為對的方法來處理事情,這是很正常的、很自然的;然而,當我們的出發點不對時,整個思考邏輯就都錯了。
會堂是大家可以分享心得想法的地方,在會堂遇到想法和我們不同時,我們頂多是為他們祈禱,求上帝幫助大家了解上帝的律法;而不應該是像法利賽人一樣,商議怎樣把耶穌除掉。由此可知,法利賽人在會堂懂得講道理,在會堂外卻不講道理,只想排除異己。
人們的想法、意見不一樣,這是很正常的,這不會帶來會堂的分裂;然而,走出會堂,不用信仰的角度想時、出發點不對時、甚至是要把別人除掉時,這將產生嚴重的撕裂傷,將帶來更多的傷害與痛苦。當我們從俗世的角度看事情時,我們不應該走出會堂;應該繼續留在會堂內祈禱,直到清楚了解上帝的旨意時,才走出會堂。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和旁邊前後的弟兄姐妹說:「我不要走出會堂」,當我們不清楚上帝的旨意時,千萬不要走出會堂。
2. 耶穌走出會堂:
當耶穌了解他的想法不被法利賽人接受時,耶穌沒有繼續辯解,耶穌的選擇和法利賽人一樣:「走出會堂」;不一樣的是耶穌沒有學法利賽人般排除異己;不一樣的是耶穌始終如一,耶穌不管在會堂內或者是離開會堂,耶穌所做的都一樣,傳道、醫病、趕鬼。
耶穌的想法和法利賽人不同,耶穌不會找他們麻煩,耶穌只是選擇離開。耶穌在會堂內講道理,耶穌在會堂外也講道理;耶穌不會在會堂內講一套,在會堂外又做另一套。
由此可知,甚麼時候我們可以離開會堂呢?就是當我們以基督的心為心時,當我們可以成為基督的門徒,可以為基督擺上時;當我們不論在會堂內或者是在會堂外,所說的和所做的都合一時,那就是我們隨時可以離開會堂的時候了。
3. 有許多人走出會堂:
當耶穌走出會堂時,有許多人跟著耶穌。這些跟著耶穌的人,有病的都被耶穌醫治好了。這些跟從耶穌的人,是追求真理的人,是尋求幫助的人,是願意謙卑順從的人。他們是耶穌的見證人,是接受耶穌幫助的人,是可以為耶穌做見證的;然而,很奇特的是,耶穌告訴他們:「不要告訴別人」。
是否耶穌知道還有一些人是不適合走出會堂的,已經走出會堂的人,不要去干擾那些還沒走出會堂的人,讓他們在會堂內多學習?不要太快離開會堂。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是屬於哪一種人?
我們是否還不能離開會堂?需要上帝繼續改變我們。
還是我們早就可以離開會堂了?只是我們眷戀會堂的總總,而不願意離開?
當我們已經可以離開會堂了,我們是否會取笑那些還在會堂學習的人,認為他們很不成熟、很傻、很笨,自己在家裡讀聖經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到教會呢?
親愛的弟兄姊妹,讓我們學習耶穌的精神,進入會堂只為了傳道、醫病、趕鬼;走出會堂一樣為了傳道、醫病、趕鬼。讓我們成為上帝的大使徒,成為上帝的僕人;而不是成為自己情緒(心情)的使徒,成為情緒(心情)的僕人。
三、 教會分殖:
1. 揀選:
耶穌出出入入會堂,正好應驗以賽亞先知所說的話:「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揀選,所親愛,心裡所喜悅的,我要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馬太福音18章18~21節)
耶穌是上帝的僕人,耶穌是上帝所揀選的,是上帝所喜悅的;教會明年即將邁入四十週年,在這過去的四十年,中原教會還沒有分殖任何一間教會,或許有人認為教會為什麼要分殖?這個問題就像是你問一個婦女,為什麼要懷孕一樣。一個健康的細胞,分殖是必然的;一個健康的教會,分殖也是必然的。就生育率來說,台灣已經是全世界最低的;就教會的分殖率來說,如果像我們教會將要邁入40歲了還不分殖,那麼我們教會將是拉低台灣教會分殖率的教會。我們要拉高分殖率呢?還是我們要拉低分殖率呢?就看我們願不願意成為主所喜悅的,當主喜悅我們時,上帝會說:「所親愛(the one I love)」,就是主所愛的,當教會成為上帝所愛的,上帝怎麼可能不祝福教會呢?當教會接受了上帝的祝福,教會怎麼可能不分殖呢?
2. 賜給他神的靈:
雖然耶穌只有30幾歲,上帝仍然揀選耶穌、愛他、將靈賜給他。與眾不同的耶穌理當可以:「大聲告訴大家」;然而,「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耶穌不隨意告訴人他的身分,耶穌遇到不接受他的法利賽人,耶穌也沒有強加解釋,耶穌只是將上帝的話語告訴法利賽人;當法利賽人不願意聽時,耶穌選擇主動離開,耶穌不會勉強人接受;但是,願意跟從他的人,他一定傳授道理;願意跟從他的人,他一定醫治他們的疾病,他一定幫他們趕鬼。
教會要如何才可以分殖?不是去尋找聖靈已經離開他的掃羅,而是要尋找聖靈降臨在他身上的大衛。
有上帝的靈,就看的到盼望;有上帝的靈,就能看到人的需要;有上帝的靈,就懂得追求上帝自己,而不是追求自己的名與利;有上帝的靈,就聽的見上帝的聲音。
3. 公理得勝:
「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馬太福音12章20~21節)
教會是我們的避難所,教會是我們的磐石,教會是我們的盾牌;教會是上帝彰顯他旨意的地方,教會是施行公理的地方。
教會為什麼要分殖?當教會分殖、興起時,上帝的公理得勝;當教會分殖、興起時,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
我們教會明年將邁入四十週年,親愛的弟兄姊妹,教會之前沒有分殖,不代表以後都不會分殖,你有這個異象嗎?你能做異夢嗎?你願意花多少時間、才能給教會呢?當教會分殖時,你是那個還要在會堂內的人呢?還是,不論在會堂內還是會堂外,都可以傳道、醫病、趕鬼的人呢?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和旁邊前後的弟兄姐妹說:「在會堂內外,我都要傳道、醫病、趕鬼」。
結論:為了完成基督的使命,「教會分殖」是教會一定要走的一條路。這條路需要我們一起來努力。
◎小組討論問題:
1. 我相信中原教會可以分殖嗎?為什麼?
2. 教會明年即將邁入四十週年,教會還要幾年才能分殖教會呢?
3. 如果教會要分殖,我可以為教會做甚麼?我願意花多少時間、才能給教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