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2011.8.21...小組分殖...馬太福音18章15~20節...

題目:〈小組分殖〉
經文:馬太福音18章15~20節
聖詩:444B首(客語299B首)、218首(客語123首)
頌榮:512首(客語342首)
啟應文:39篇


前言:面對著做錯事情的弟兄,我們的心中總是覺得很無奈,該不該告訴他?要由誰來告訴他?要怎麼告訴他?要說到甚麼程度?對於做錯事的弟兄,我們祈求上帝將他們從罪惡的誘惑與捆綁中釋放出來。
一、 得著弟兄的方法:
1. 單獨告訴他:
當弟兄得罪你時,要找單獨相處的機會,將他所做的錯事告訴他。單獨相處的機會,代表著只有兩個人在一處時;只有兩個人討論事情比較不會延伸出其他問題。由此可知,弟兄得罪我們時,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找個只有兩個人的時空,將事情說清楚講明白,倘若對方願意接受我們的講法,那麼我們就得著了這個弟兄。
耶穌很清楚告訴我們,這種彼此有所嫌隙的事情,一定要先告訴當事者;但是,現今的社會充斥著「爆料」文化,水果報紙有著“爆料投訴”的版面,專門接受讀者們的爆料,爆料的優點是許多事情不再被隱藏在檯面下,爆料卻也使得社會充斥著謠言與不信任感;讓人憂心的是社會的「爆料」文化已經進入了教會中,弟兄姐妹彼此有所嫌隙時,沒有按照耶穌的教導:「先單獨告訴對方」,反而是向自己的教會好友訴說,使得教會瀰漫著彼此不信任的氣氛。
「爆料」對於教會的殺傷力很大,不但會使我們失去弟兄,也會讓非教會人士感受到教會和社會一樣,彼此之間非但沒有互相信任,卻有著彼此的傷害,無形中使得非基督徒信主的路更加的漫長。
昨天是很特別的一天,有兩個人主動打電話給我,一位是壢新醫院的家醫科醫師,他是我之前認識的朋友,他希望教會可以幫忙關心他的同事;另外一位是之前台神的學弟,他有一個朋友是龍潭營區的軍官,租房子在中原大學旁,正在找教會,於是就介紹她來我們中原教會。當新朋友來到教會時,他們最先感受到的是「教會的氣氛」。如果教會的氣氛很喜樂,自然他們就會感覺很輕鬆、釋放;如果教會的氣氛很凝重,會讓新朋友產生無形的壓力,這會成為隱形的牆,阻擋新朋友走進教會。
「教會氣氛的營造」是我來到中原教會第一件想做的事情;但是,我的能力不夠;所以,我開始了「晨更祈禱會」,求上帝來幫忙教會,可以成為溫馨感人的教會。感謝主的保守與帶領,經過了10個月,已經有許多人告訴我,中原教會已經變的不一樣了;雖然,還沒有達到我預先設定的情況,感謝主中原教會已經開始改變了。
我們和旁邊前後的兄姐互相鼓勵說:「中原教會好還要更好」。
2. 兩三個人告訴他:
這讓我們看到,如果想要解決事情,單獨告訴他是第一步;如果對方不接受,那怎麼辦呢?耶穌教導我們,要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一同去向他說,勸他悔改。耶穌沒有說帶一大群人去,而是說帶兩三個人去,告訴我們不是要刻意張揚,而是要解決問題。接著我們要問一個問題,誰是那兩三個人呢?誰願意和我一起去勸說呢?這個問題是今天講到最重要的主題。
我們可以想想,我們會找誰一起去勸說弟兄姐妹呢?是長老執事嗎?還是牧師呢?依我的了解,這兩三個人最好是了解我們的人,如果以小組來說,這個人就是小組長和副小組長,組員每個禮拜參加小組,心情好不好、是否遇到甚麼事情,小組長和副小組長最清楚。當遇到問題時,小組長和副小組長是那最好的兩三個人,是最適合一同去幫忙的。或許會有弟兄姐妹認為,那兩三個人不就是長執或者是牧師嗎?這個問題講對了一半,耶穌的意識是如果兩三個人去講之後,弟兄可悔改,那麼問題就解決了。如果問題還沒解決,那麼接下來就真的要找牧師或者是長執。
3. 由教會告訴他 :
原則上,找長執或者是牧師,是一樣意識的,因為找了牧師,牧師會尋求長執來協助處理;找了長執,長執是協助牧師治理教會的重要職位,也就是長執也必須將事情告訴牧師。只要事情告訴了長執與牧師,那就代表著從教會的角度來處理事情。
這時候,牧師會召開小會,由小會一同來思考,如何協助處理,弟兄姐妹有嫌隙的問題。那如果是長執之間有嫌隙怎麼辦?按照社會上解決問題的方法,長執各自尋找支持者,尋求更多人贊成自己的想法,最後用舉手表決方式處理;然而,教會和社會不一樣,教會不要學習社會的處世原則,教會要學習聖經的處世原則,舊約教導弟兄之間不可彼此仇恨、報復,而應該彼此糾正,新約中的耶穌則更進一步,要求其跟隨者要彼此寬恕與和好。教會不是要活出你錯我對的生活,而是要活出你我都在上帝的法則中,你我都願意遵守上帝的法則。所以,沒有問題基督徒,只有被問題困擾的基督徒;沒有不遵守聖經的基督徒(長執、牧師),只有不夠瞭解聖經的基督徒(長執、牧師)。
當教會處理事情時,倘若對方還是不願意悔改,就要將他視為「外邦人或稅吏」,這不是從此不理他、放棄他,而是把它當作稅吏那樣去重新幫助他回轉到神面前。

二、 耶穌的法則:
1. 奉主的名聚會:
當我們奉主的名聚會時,主就在我們中間。是奉主的名,不是某個人的名,也不某個物體的名。
上帝是恩典的上帝,上帝不會拋棄我們,讓我們獨自面對困難,上帝會與我們同在,就像是沙灘上的腳印一般;上帝愛我們,上帝也尊重我們,所以當我們沒有邀請主時,上帝不一定要在我們當中。這也是為什麼每個聚會、活動、開會前都要禱告,就是要奉主的名聚集,邀請主耶穌來到我們中間。當主耶穌來到我們當中時,我們的聚會就會變得不一樣,我們也會更願意參與聚會。
2. 兩個人同心合意:
根據猶太信仰傳統,兩人以上共同研讀「法律」(妥拉)時,天主便臨在於他們當中。耶穌基督也是這麼說:「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耶穌不是說兩百個人同心合意,而是說兩個人同心合意;這也是為什麼教會要一直努力鼓吹,邀請大家成立小組,因為只有在小組中,才容易有兩個人,可以同心合意祈求,就可看到上帝的成全。
3. 釋放與捆綁:
當我們奉主的名聚會,兩三個人同心合意祈求時,主就與我們同在,主也必成全我們。當有弟兄姊妹得罪我們時,我們要求主捆綁那誘惑兄姐犯罪的惡者,求主釋放我們不再被罪所捆綁。我們有著釋放與捆綁的權柄,我們有著從上帝來的能力,在地上所做的,在天上也是一樣。
當兄姐們的身體病痛、心靈憂傷時,我們都要做釋放的禱告,求上帝釋放使大家得以自由。當我們被工作、惡者捆綁時,我們也要求上帝捆綁那惡者,釋放我們得以自由釋放。基督徒千千萬萬不要忽略主耶穌告訴我們的話語,主耶穌不是說牧師、長執才可以捆綁惡者,也不是說只有牧師長執才可以釋放被擄者,耶穌說:「你們」,這包含者所有信主耶穌基督的人,我們都可以做捆綁與釋放的禱告。
我們和旁邊前後的兄姐互相鼓勵說:「我可以做捆綁與釋放的禱告」。

三、 小組分殖:
1. 建立主的小組:
從今天這段經文,可以了解小組要如何分殖?小組是主耶穌的,就不會有捨不得分殖的情況。有時候,小組長會認為小組員們都是因為小組長的關心,才會來到小組,這種觀念是不健康的;既然小組是主耶穌的,那麼我們就是幫耶穌牧養這些小組員,如果來的小組員很多,我們要感謝讚美主;如果來的人不多,我們也要感謝讚美主。
既然小組是主的我們就不要受到人數的捆綁,昨天主日學的老師、學生、學生家長、志工,以及臉書團契的契友們,前往木柵動物園戶外教學,當報名只有10幾位時,同工很煩惱,不知道該怎麼辦?那時我心裡很疑惑,人數少為什麼煩惱呢?是擔心人數少很沒面子嗎?還是人數少很可惜?早禱會時,我向大家說明:「聚會人數不在多寡,而在於是否有主的同在」,主說:「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只要有兩三個人就有主的同在,那麼我們還煩惱甚麼呢?如果上帝認為只要給我們10幾人,要感謝讚美主;如果上帝要給我們20幾人,也要感謝讚美主;如果上帝要給我們30(40)幾人,我們還是要感謝讚美主。這也是為什麼我不會因為「晨更禱告會」人數太少而給長執們壓力,因為我知道「晨更禱告會」是上帝的,上帝希望有多少人來,上帝自然會安排,這都不需要我們擔心。
當我們將人數多寡的負擔放下時,聚會時得失心才不會太重;因為我們是要將大家帶到上帝的面前,而不是將大家帶到我們小組長或者是牧師的面前。
木柵動物園籌畫中,當報名只有20位時,教會就有信心訂了一台遊覽車,感謝主的恩典,昨天總共有41人前往木柵動物園;憂慮(擔心)不會使參加的人員增加,只要交托給主,上帝自然會成就他的事工。
2. 建立關係密切的小組:
小組不是只要在小組聚會才見面的團體,小組是日常生活也可以常見面的團體,可以一起吃飯,可以一起遊玩,這樣的小組關係才密切;如此一來,大家才會喜歡參與小組的聚會。
只有關係密切的小組才有真正的互相關心與代禱。
3. 建立釋放的小組:
小組不只是建立直向與神的關係,也要建立橫向與弟兄姐妹的關係,更要有突破撒旦攻擊的能力,成為有上帝能力的小組,可以從上帝得來那屬天力量的團體。一個有屬靈力量的團體,自然人數就會增加,需要幫助的人自然會來到小組。

結論:小組是屬於上帝的,所以小組人數多與少都不需要擔心,上帝必定負責。我們要努力
建立良好關係,學習做釋放的事,分殖更多小組來完成上帝的使命。
◎小組討論問題:
1. 當你發現弟兄做錯事情時,你如何幫助他走出迷網?你會請求誰幫忙?
2. 為什麼我們要參加小組?小組如何幫助人走出迷網?
3. 小組為什麼需要分殖?如何建立功能性的小組?小組如何完成上帝的使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